中国针对碳排放打响环境保卫战

2021年5月20日
一奇集团
中国针对碳排放打响环境保卫战
分享
领英邮件FacebookTwitter
语言
介绍

多年来,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话题。过去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采取行动,在国家发展的需求与减少碳排放之间取得平衡。

2015 年 12 月 12 日,196 个国家在法国巴黎举行的 2015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1) 加入了《巴黎协定》。该条约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在本世纪内将全球温度上升限制在 2 摄氏度以内,同时追求进一步将温度上升限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的方法 [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表明,地球温度上升超过 2 摄氏度,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包括极地冰盖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以及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更大的顾虑是,其中一些影响将是不可逆的。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 IPCC 的最新数据,相比于工业化前的水平,估计人类活动导致了气温增加了约 1.0 摄氏度。

为了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2 摄氏度以下,到 2030年,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必须减少 25%,并在 207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

中国在实现碳中和方面有什么进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10 年至 2019 年间,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 26%。与此同时,由于国内能源需求的增加,碳排放仍在上升 - 2019 年比前一年增长了3.1% [2]

导致这种情况的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仍在发展中,其碳排放量将在达到零净排放之前的某个时刻达到峰值。这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的过程。2000 年之前,中国的年均碳排放量低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排放量(1899-2019年)仅占全球总量的 13.3%,是美国的一半,远低于欧盟的 31% [3]。其次,虽然中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一直严重依赖煤炭作为电力、热能和工业的能源来源。中国缺乏石油和天然气,难以完全解决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排除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六大排放国和国际运输的绝对温室气体(GHG)排放量[5]
排除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六大排放国和国际运输的绝对温室气体(GHG)排放量[5]
中国目前正在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碳中和?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碳减排。2009 年,中国政府公开承诺,在 2005 年至 2020 年间将碳强度降低 45%,最终,中国在此期间成功将碳强度降低了 48.4% 。去年,中国宣布将努力在 2030 年之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在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峰值排放目标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中国政府的“十四五”计划中,能源和碳强度的削减被明确列为优先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在未来五年的 GDP 增长方面未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DRC) 表示,这种方法的目标之一是确保国家未来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互促进。

中国各大政府部门已明确表示,它们将尽快在各领域推出碳中和行动计划,重点关注能源和产业结构优化。

能源领域将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和能源储存技术,同时支持多领域电气化转型,让新能源在发电和吸收之间达到平衡。在工业方面,进一步进行优化和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快工业升级,在降低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此外,中国正在加快建设统一的全国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驱动的方式继续减少碳排放。

加速碳中和的前景技术有哪些?

中国主要通过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的方式,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持措施将是新能源储存技术。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都“依赖天气谋生”。在低能源需求期间,如果产生的电力无法被吸收或储存,就会出现电力废弃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用电高峰期,由于气候的不可预测性,供电无法始终得到保障。为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新一代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已成为重点问题。

氢能储存目前是最具吸引力的技术。太阳能和风能产生的未消耗电力可通过电解水转化为氢气。氢气随后被用于运输和储存。从电解水中生产氢气的成本很高,但在过去五年中已经降低了 40%。如果行业规模扩大,成本可能进一步降低。中国已经拥有成本最低的电解槽,而欧洲国家已经宣布了积极的电解槽部署计划,将其作为新冠疫情后刺激性措施的一部分 [5]

碳捕集与储存 (CCS) 将成为全球碳中和计划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除减排目标外,CCS 技术还可以创造碳汇来吸收碳,从而调节大气和环境中的碳水平。对于那些难以减少排放的产业,特别是无法摆脱化石燃料依赖的产业类型,捕获二氧化碳排放,用于永久储存或利用,是尤为关键的措施。此外,这些负排放技术不仅可以在碳中和行动期间,而且在全球碳中和实现之后,有助于让地球降温。如今,虽然 CCS 技术可以投入使用,但其成本高昂,尚未被广泛使用。然而,我们可以期待进一步的发展和部署的机遇。


资料来源:

[1] 联合国:《巴黎协定》

[2]&[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 年排放差距报告

[3] Our World in Data:中国CO2 国家概况

[5] BloombergNEF:中国的加速脱碳行动